
2025年9月17日,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254)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了中泰化工、长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董事会秘书董旭海及董事会办公室人员就公司核心业务、市场动态及未来规划等问题与投资者展开深入交流,核心信息梳理如下:
氨纶板块:行业 “内卷” 严重,短期求稳、中长期谋优化
2025年上半年,氨纶行业竞争激烈,整体呈现 “供过于求” 的格局。公司氨纶产品价格约为2万元/吨出头,较2024年下半年略有上升,且上半年销量约3万吨,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同比实现减亏。公司氨纶价格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新产线运行趋于稳定,等级品率提升,产品品质获得客户认可。
从行业层面来看,氨纶市场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供给过剩问题突出,当前行业供给较需求多出50万吨左右,且扩产尚未完全结束,需求增长需数年时间才能填补供给缺口;二是成本优势短期难以凸显,BDO产能严重过剩,一体化布局在未来三五年内难有明显成本优势。行业 “反内卷” 仍以行业协会主导的自律为主,且氨纶作为细分品类,“反内卷” 进程可能慢于其他大类产品。
短期来看,公司氨纶业务将以 “提品质、稳价格、扩负荷、做差别化” 为核心,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适度提高价格,争取溢价,同时扩大生产负荷,增加差别化产品体量;中长期则计划借鉴间位芳纶的成功经验,优化氨纶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降低未来新工程的投资密度,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对于2025年下半年,公司预计氨纶业务将有小幅改善,但幅度有限。
芳纶板块:销量增长但利润承压,未来聚焦品质提升与市场拓展
芳纶作为公司重要的利润贡献来源之一,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 “销量增、价格降” 的特点。公司芳纶总产能为3.2万吨,其中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各1.6万吨,上半年整体销量约1万多吨,同比实现增长,但受产品均价下降影响,收入端基本持平,利润端略有下滑。
从细分品类来看,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的表现存在差异。间位芳纶凭借全球领先的成本优势与品质优势,利润水平尚可,其应用集中在个体防护(如阻燃防护服)与工业过滤领域,且公司通过直接对接终端客户(从纺纱厂到成衣厂)、主导国家标准及部分终端企业标准制定,构建了 “标准 + 服务” 的竞争壁垒,摆脱了单纯的价格竞争。对位芳纶则因市场环境影响利润表现不佳,但其销量增幅高于间位芳纶,主要应用于光缆增强、防护及汽车领域,且公司对位芳纶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芳纶价格下跌的原因,公司指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整体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大环境疲软;二是国外头部企业停产恢复后采取极端价格策略;三是新进入者以低价销售低质量产品,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不过,当前芳纶价格已处于较低位置,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间位芳纶仍能保持盈利,对位芳纶虽利润不佳,但同行处境更差。
未来,芳纶板块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提升产品品质,缩小与全球顶尖水平的差距,拉大与国内同行的优势,争取产品溢价;二是拓展下游新市场,重点开发轮胎等此前投入不足的领域,全球轮胎用芳纶市场规模达数千吨;三是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弥补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增长瓶颈。
在新兴应用领域,芳纶涂覆隔膜进展显著。公司已建成产业化生产线,2025年年中开始带料试车,虽目前交付能力尚未满足客户要求,仍处于磨合阶段,但产品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低,且成本优势明显(公司可回收溶剂,降低处理成本)。芳纶涂覆隔膜主要面向对安全性、特殊性能有要求的客户,如生产半固态电池的车企、算力中心备用电源厂商及充电宝企业,核心价值在于提升电池安全性。此外,公司还在探索芳纶的创新应用场景,例如为解决电车起火问题设计类似 “防火罩” 的产品,从终端需求出发提供解决方案,拉动产品销售。
除氨纶与芳纶两大核心业务外,泰和新材通过四大事业部探索新增长曲线。先进纺织事业部涵盖氨纶、绿色印染与智能纤维业务,在烟台、佛山设相关工厂推进绿色印染,研发发光纤维与纤维锂电池,还推进 T2T 纺织原料循环项目;安防与信息事业部承载芳纶业务并延伸下游、开展回收,向解决方案转型且布局手机散热膜;新能源材料事业部以芳纶纸、芳纶隔膜为核心,计划拓展新能源车用复合材料;化工事业部主营芳纶原料保障生产,未来或拓展其他化工原料。
文章来源:BDO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