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25 年,东南亚 TDI 市场依然呈现高度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特征。区域内几乎所有需求均需由外部供应满足,其中中国、日本与韩国仍是主要来源,而来自中东与印度的少量货源则在价格波动期提供一定的边际调节。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东南亚的进口结构正在逐步分化,各国进一步倾向于选择关税更低、稳定性更高的供应渠道,使供应竞争呈现出更加清晰的梯度。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印度作为南亚唯一具备本土 TDI 产能的国家,其区域影响力正在快速上升。GNFC 作为印度国内唯一的 TDI 生产商,拥有 6.7 万吨/年的设计产能。预计 2025 年印度国内产量将维持在 xx 万吨水平,仍需额外进口约 7–8 万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下游需求,使其表观消费量达到 xx 万吨规模。长期执行的反倾销税政策有效保护了 GNFC 的开工负荷与市场份额,也使印度在供应安全性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印度进口主要依赖日本,因为日本 TDI 面临的反倾销税较低。然而,随着日本将在 2025 年 7 月把产能从 12 万吨缩减至 5 万吨,其出口能力显著收紧,使中国与韩国在印度市场中的份额快速提升,并推动区域供应格局产生新的重组。
从需求端来看,软体家具仍然是东南亚与印度 TDI 的核心消费板块。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家具出口链持续扩大,而印度的本土家居消费则表现出更强韧性。两大区域均呈现出升级趋势:记忆棉、高密度户外泡沫、抗菌与功能性材料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推动单位用量稳步上行。PUdaily 预计,2025 年东南亚软体家具行业维持约 3% 的增长,而印度在城镇化、中产阶层扩张与品牌床垫普及的推动下,增速有望维持在 7% 的高位。
在汽车领域,东南亚整体呈现“短期承压、长期向上”的结构。2024–2025 年间,高利率与消费信贷收紧对产销量造成压力。然而,区域各国正积极通过政策推动电动车产业链布局——包括泰国 EV3.0/3.5 计划、印尼的电池产业激励、马来西亚的投资便利政策以及菲律宾的关税改革等。这些措施将推动 EV 渗透率提升,带动座椅泡沫、NVH 材料与轻量化部件需求,为 TDI 提供中期支撑。预计 2025 年中后期,在宏观压力缓解与新车型集中上市的带动下,东南亚汽车需求有望进入复苏通道。印度汽车产业表现则更为亮眼,得益于制造业政策、本土品牌扩张及 EV 销量的快速攀升,高端车型、SUV 与电动车的结构性增长,使其成为未来南亚 TDI 增量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从价格与展望来看,2024 年全球 TDI 呈现“前强后弱”的结构,进入 2025 年后价格中枢震荡上移。欧洲市场受科思创不可抗力事件影响,供应收紧带动跨区调货,亚洲(尤其是中国、韩国、中东)对欧出口上升,造成亚洲阶段性供应偏紧。但随着 2025 年底欧洲供应逐步恢复,价格也随之快速回落。整体而言,2025 年 TDI 市场仍将围绕装置开工、政策变化、跨区套利与需求升级展开,预计价格维持震荡运行的格局。
PUdaily《2025 年亚太区聚氨酯系列市场年报》核心亮点
PUdaily《2025 年亚太区聚氨酯系列市场年报》,以最细颗粒度的数据、最前瞻的趋势判断与最具落地性的决策洞察,助您把握亚太聚氨酯产业确定性最强的增长红利。
亚太聚氨酯的黄金十年,正徐徐展开。让我们共同抓住机遇,布局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