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治格局变动正通过贸易链条,向亚洲化工市场传递涟漪。
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执政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成为自民党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
按照日本政治传统,她将接任日本首相一职,这也标志着日本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这位被称作“右翼安倍晋三得意门生”的新领导人的上任,预计将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多方面影响。作为化工产业中重要的一环,中日之间的聚醚贸易虽规模有限,但其未来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政策与环境的影响,日本政经棋局上的每一步,都可能在聚醚市场的海面上激起涟漪。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其之前的政策主张以对华强硬著称。例如否认二战日本侵略历史,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在台湾问题上公然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些立场都挑战了中国核心利益。在经济领域,高市早苗提出加强技术出口管制,严格审查外资并购,构建对华经济防火墙。这些政策若实施,可能直接冲击中日年均超过300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
从中国聚醚出口格局看,日本并非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中国聚醚多元醇出口最多的国家为土耳其,印度和越南。虽然日本在中国聚醚出口中排名约第20位,市场份额相对有限,但其在高端聚醚领域的需求结构和价格引领作用不容忽视。日本汽车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高端聚醚产品的需求,长期以来对亚太地区聚醚市场产生着风向标式的影响。美国近期将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这一政策预计将提升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刺激日本汽车生产及相关化工原料需求,值得关注。
面对高市早苗上台可能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中国聚醚企业可考虑以下几方面策略:加强市场多元化布局,进一步开拓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中国聚醚出口至土耳其、巴西等“近岸外包”中转市场的数量已显著增加,这些市场能够规避欧美贸易壁垒,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另外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发展高性能、低碳环保型聚醚产品。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专用材料领域,低VOC、低气味的环保型聚醚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密切关注日本政策变化,特别是技术标准与进出口管制措施的调整,建立灵活应对机制。
未来中日聚醚贸易将进入更加复杂的阶段。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与政策主张可能使中日化工贸易面临短期压力,但全球供应链的逻辑与市场需求仍将是决定贸易流向的深层因素。中国聚醚产业需保持战略定力,在市场多元化与产品高端化两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在变化的市场格局中把握主动权。